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本站400AI工具导航提供的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400AI工具导航实际控制,在2024 年 7 月 6 日 上午1:39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400AI工具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之一,1988年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7年最早建成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全校目前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相关教师超过两百多人,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医学部等理工医科院系,以及哲学、法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院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king University)于2019年4月27日宣布成立,作为学校直属的独立实体机构,是统筹全校相关资源、建设世界一流智能学科、服务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培养智能学科一流人才的主要支撑平台。研究院将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科研布局:1. 支撑交叉层:由支撑(智能软件系统、智能类脑芯片、视觉感知)、交叉(数理基础、人工智能治理、计算社会科学、智慧医疗、智慧健康)组成;2. 关键领域层: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认知与常识推理、多智能体、机器人研究、机器学习;3. 通用平台层:搭建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和大任务测试平台。研究院实行与国际化接轨的长聘和预聘教研人员(tenure track)以及专职科研人员(research track)聘任体系,长期面向全球选聘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认知与常识推理、机器学习、机器人学、多智能体、人工智能数理基础、认知神经基础、类脑智能芯片、智能基础软件、视听感知、人工智能治理(伦理、法律等)、智能医学、计算社会学及其他跨学科交叉等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学者。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办学历史始于1976年的电讯仪表专业,2005年由电子工程系更名为自动化学院。2018年学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学院更名为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学院现有6个宽口径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和能源动力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本硕博多层次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600余人。学院是南京邮电大学主干工科学院,是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方向之一“复杂网络与智能系统”建设学院。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建设有网络通信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主动配电网大数据分析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江苏省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平台,以及8个中央和地方共建实验室。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专任教师中97.9%以上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教师占58.89%。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88人。学院聘请名誉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术带头人中有IEEE Fellow 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7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9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人(2018年、2020年),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2015年-2019年)。学院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的学术梯队。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科研经费充足。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816篇,包括IEEE汇刊论文近40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前3%)10余篇。近年来,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各种奖项和荣誉10余项。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是一个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研究型学院。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较早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的专业之一。学院历史上曾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机载计算机、第一台微程序控制的小型通用计算机、第一块航空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第一个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筹,获得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西部地区第一个、西北地区唯一的计算机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分别位于A-和B+。2022年上海软科学科排名全国第7,最新ESI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5‰。近五年来,学院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建成6个国家级平台和10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学科注重协同创新和融合,形成了智能计算架构及系统芯片、人机物融合智能计算、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智能感知与媒体计算、系统测控仿真与信息存储、复杂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与智能决策等特色与优势学科方向。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4个本科专业。编著出版我国第一部《人工智能导论》和《数字图像处理》教材。建成3个省级教学团队,以及《操作系统》等6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现有专任教师147人,正高40人,副高96人,其他11人。师资队伍中有两院院士(双聘)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人、国家级特聘专家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4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5人,国防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防专家8人以及其他省部级人才24人。从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引进多名海外人才,多数骨干教师曾赴国外留学、培训和合作研究。六十多年来,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坚持以科学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引领型”计算机人才和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为目标,致力于将本学科打造成为计算机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新科研基地,支持国防建设及“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起源于1956年原华中工学院设立的自动控制本科专业,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8年首批获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首批成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秉承“积极进取(Ambitious)、锐意创新(Unique)、包容并蓄(Tolerant)、开放交流(Open)”的“AUTO”文化精神,始终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为指引,以培养一流人才和奉献前沿研究成果为己任,以建设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领域国际一流学科为目标,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发展。学院拥有“多谱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测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机器视觉与智能系统”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计算智能与智能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45人,讲师21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7人,国家青年人才9人。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160余项,其中千万级项目12项;各类预研、省部级科研和横向课题900余项,科研经费8.5亿元。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学院现拥有3个本科专业(自动化、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拥有人工智能和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余人。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正以建设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领域国际一流学科为目标,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广纳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汇聚高水平学术队伍,团结务实,求真创新,共创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