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5个月前发布 1 0 0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作为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独立建制公办高校,是长江以北唯一一所具有地学特色、专业门类齐全的高职院校。其前身为河北省地质局七二一大学,1982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为独立建制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3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纳入普通高等教...

收录时间:
2024-11-29 23:42:37
更新时间:
2025-04-20 01:57:40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作为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独立建制公办高校,是长江以北唯一一所具有地学特色、专业门类齐全的高职院校。其前身为河北省地质局七二一大学,1982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为独立建制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3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纳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系列。  学校本校区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西路901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文环境优雅,蟠龙湖校区位于石家庄西南,毗邻元氏蟠龙湖风景区,占地300余亩,学校现有在校生3千余人,现有教职工182人,专业技术人员154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59人,博士2人,研究生66人。  学校主要以培养全日制高职高专人才为主,以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为补充,兼为系统内地质干部、工人提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为系统外相关行业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  学校设有地质系、测绘与建筑设计系、财经与电子信息系、现代服务系、中职教育部等26个处室、系部,开设涵盖地质工勘类、建筑设计类、财会类、市场及计算机类四大类专业群的24个专业,并逐步向灾害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矿山恢复与治理、土地整治、不动产登记等专业方向拓展。  办学四十年来,学校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让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和家长满意”为宗旨,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有较高享誉度的高职院校,为社会和地矿行业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声誉逐年提升,连续十六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多次荣获省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3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事业单位、政法综治稳定工作十佳学校等称号。  学校依托地学专业优势,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紧跟国土资源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加强校企合作结合度,在秦皇岛柳江盆地、北京周口店等地建有5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2009、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囊括全部团体一等奖及30余项个人一、二、三等奖;2011、2012年在第五、第六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队分别荣获团体特等奖、团体一等奖及10余项个人一、二等奖;在“中海达杯”2012年河北省大学生测绘地理信息技能竞赛中荣获全省团体第四名;在2015年全国BIM识图建模网络大赛荣获团体一、二等奖的佳绩;2016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赛项团体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河北省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技能比赛团体三等奖;2017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团体二等奖,首届京津冀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团队三等奖,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软件技能认证大赛团体二等奖;2018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珠宝玉石鉴定”赛项团体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岩矿鉴定与综合地质编录技术比赛团体二等奖;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高职组团体一等奖。  同时,学校积极发挥行业办学优势,与国土资源、地矿、冶金、有色、水利、财经系统进行联系,建立了稳定的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好、发展后劲足,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了省教育厅的高度好评,在河北省享有较高口碑。在地矿事业新的发展形势下,在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进程中,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学校将继续按照“学生好,学校才好”的办学思路,积极践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高职办学新理念,建立主动适应国土资源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运行机制,以鲜明的专业特色,浓郁的“三光荣”校园文化和发展品牌专业的战略,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奋力迈进。  ——我们将继续不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为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创新型卓越职业人才。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浏览人数已经达到1,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400AI工具导航提供的河北地质职工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400AI工具导航实际控制,在2024年11月29日 23:4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400AI工具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创新能力培训实验学校”,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全国高职高专协作会评为“中国十大特色高职院校”,是教育部全国建材教指委副主任单位、河北省建材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河北省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北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教育部支援西部教育顾问院校。2007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9年,被河北省人事厅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 2011年,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2013-2014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16年,我院大学生创业园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和“职业教育突出贡献院校”称号。  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国家建材总局秦皇岛玻璃工业技工学校,1985年增建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秦皇岛分院,1998年划转河北后与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成立河北建材职工大学,2001年改建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底划归河北省教育厅管理。办学层次以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职业培训为新增长点,以联办远程网络教育为延伸。  学院地处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位于西部高校园区。南濒渤海、北依开发区、西邻奥体中心、东接世界第一能源大港——秦皇岛港,自然与人文环境俱佳,是理想的办学之地。  截至目前,学院占地242亩,总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资产总值1.5亿元;馆藏各类图书80万余册;有国家财政支持的建筑装饰材料检测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中心8个,实训室85个,耀华、冀东、深南玻、长城汽车、京东、上海威尔士等校外实训基地99个。学院设有通用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电子商务职业资格鉴定站、调酒师技能鉴定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考试考点、全国统计专业职务秦皇岛考区、河北省创新能力定级考试考点、河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秦皇岛考区等。学院还与韩国全州大学、群山大学、济州岛观光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专本连读”、“专本硕连读”国际合作班,与非洲赞比亚CHRESO大学达成合作办学意向。  学院现有教职工49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6人,副高级职称16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共27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近三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370篇、著作教材95部,承担省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57项,承办了全国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理事会议暨第二届研究生论坛、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改革与国家级精品课案例解析研讨会、首届河北省建材行业“冀东发展杯”职业技能大赛等。  学院设有材料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管理系、现代服务管理系、艺术设计系、体育教学部、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继续教育中心、现代玻璃学院等教学机构。开设材料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云计算、会计、旅游管理、建筑装饰艺术、体育服务与管理等 41个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立足建材,服务社会,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及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大学生运动会、“冀东发展杯”职业技能大赛、“鲁班杯”造价技能竞赛、“用友杯”ERP应用技能大赛、“博飞杯”测量大赛、单片机程序设计大赛、“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导游大赛、大学生艺术展、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书画摄影比赛、中欧领导人峰会服务等活动中名列前茅。  学院突出建材特色,围绕市场设置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建材本色、建材集团、建材品牌”办学模式,形成工学结合“4+x+1”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在内涵上、质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有3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骨干专业,7门省级精品课,3门行业精品课。学院建有面向全国的就业信息网络,广开就业渠道,就业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40多年来,为全国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6万多名各类人才,高质量的毕业生赢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院秉承“以规模效益固基,以改革创新图强,以质量特色争优”的办学理念,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风,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为教风,以“刻苦学习、尊师守纪、勤勉博取、文明向上”为学风,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由1940年建立的国立音乐院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于1949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和 “211工程”建设院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声乐歌剧系、音乐教育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乐队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院系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音乐学研究所等机构。截至2018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357人,其中本科生1546人,硕士生672人,博士生118人,附中(含附小)1021人。作为全国音乐教育中心,音乐创作、表演和研究中心,以及社会音乐推广中心,中央音乐学院是一所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齐全,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学府。  中央音乐学院是国内外音乐人才向往的地方,七十余年来,学校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在教学、创作、表演和科研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有才华的年轻音乐家来校学习,培养了数万名优秀音乐人才及数百名外国留学生,其中大多数已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表演艺术家、文化艺术机构的领导人和业务骨干。  中央音乐学院在继承中华民族音乐传统和经验的同时,不断吸纳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各种艺术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音乐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音乐学院发展新征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是一所肩负神圣使命、承载宏伟愿景的大学,学校的理想和抱负、传承和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紧密相系。  1952年10月,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八所中国著名高校的航空院系合并组建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66年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现在的北航,拥有学院路和沙河两个校区,30000余名在校学生以及近4000名教职员工。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确立了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远景目标,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  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要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出一流的创新人才、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要为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学校坚持全球视野,坚定特色发展,积极探索创新,加快建设引领发展和创造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传承人类文明中彰显价值,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北航路径。  学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育人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在创造知识中培育人才,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和国家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批领军人物和奠基人才,一批批各领域杰出人才、行业精英从这里走出,将北航的精神火种播撒到世界各地。2017年,北航迎来了建校以来最大的人才培养改革,按照“学生为本、通识为基、融合一体、创新开放”的理念,成立覆盖一、二年级的“北航学院”,实施完全大类招生,强化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整合全校教育资源,统筹书院建设,着力培养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军领导人才。北航吸引了中国最优秀的学子就读,每年全国高考有将近1000万考生,平均排名前千分之三的考生才能考到北航。  学校始终坚持学术至上,形成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的科研基础和创新力。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航14个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为A+学科。在2017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北航的航空航天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学校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中国高校前列,研制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多项空白,近13年来共获得1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得国家高等级科技奖励的纪录,被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不断强化基础前沿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多项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在仿生界面、热电材料、量子测量等领域初步实现了引领科学前沿。现在的北航,平均每月有一项重要学术发现,每两个月有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产生。  面向交叉前沿科学研究,学校着力推进优势工程科学与生命科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做出了拓展医工交叉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高起点建设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汇聚了以Alan J.Heeger教授、Albert Fert教授、Thomas C. Südhof教授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全球顶尖人才,打造“中国医工硅谷”,形成辐射京津冀、影响全球的世界级生命科学、医学与工程科学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2018年5月,刘红教授主持的历时370天的 “月宫365”实验圆满成功,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标志着我国此项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学校立足人才强校,着力打造一支高端引领、储备厚实、整体卓越的世界一流师资队伍。建校之初,学校就汇聚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化学术背景、代表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中的佼佼者毕业于MIT、加州理工、帝国理工、斯坦福、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可谓精英荟萃、群星闪耀。近年来,北航坚持高端引领,以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为载体,探索实施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的国际化人才汇聚与支持模式,汇聚了8位美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等著名院士;新增院士9位,30余位教授入选长江学者、杰青等各类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以国际青年学者唯实论坛为窗口,吸引一大批毕业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一流大学的优秀青年才俊加盟北航。  学校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通过实施“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先后与国外近2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创设了“中德软件联合研究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获批设立“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2017年,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顶尖高校共同建设“北航北斗丝路学院”,开启北斗导航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新起点。  北航,一所有担当、有梦想、有情怀的大学。在这里中西文化汇通,科技与艺术交织,传承与创新共融,激情与灵感碰撞,在这里每一个舞台都可以绽放梦想,每一条道路都能够通向远方。六十余载办学薪火相传、硕果累累,这所中国年轻的重点高校——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