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5个月前发布 3 0 0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与共和国同龄,具有辉煌的办学历史,是河北省法学教育的发源地,为河北省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前身是河北省建设学院,成立于1949年7月,适应全国解放后对经济、建设、法律等人才需要而建,首任院长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同志兼任。1954年4月,改建为河北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11月,改建为河北政法...

收录时间:
2024-11-29 23:32:05
更新时间:
2025-04-19 06:44:10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与共和国同龄,具有辉煌的办学历史,是河北省法学教育的发源地,为河北省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前身是河北省建设学院,成立于1949年7月,适应全国解放后对经济、建设、法律等人才需要而建,首任院长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同志兼任。1954年4月,改建为河北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11月,改建为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承担全省法律专业成人大专学历教育和政法系统在职干部岗位培训。1998年4月,河北省司法厅、河北省律师协会在学院建立了河北律师学院,定期对执业律师进行培训。2001年4月,改建为全国首家法律高职院校——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并保留“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职能,继续承担成人大专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任务。2004年4月,河北林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学院。学院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占地面积1229亩,现有三个校区,校本部位于友谊北大街569号,北院位于学府路77号,东院位于学府路41号。  学院以“良法善治,尚法高行”为校训,厚植“尚法、精业、博知、笃行”的校风,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过硬、职业迁移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多次被主管部门授予“河北省成人高等学校评估优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A级院校”等称号。2004年,学院在首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等级。2010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学院通过了河北省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6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在2017年中期调整中综合排序名列第二。2017年,学院被认定为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院设有法律系、法学系、国际法商系、计算机系、管理系、建设工程系、财经管理系、国际交流系、会计系、继续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基础教学部、体育部等13个教学机构,全日制在校生1.3万余人。招生专业50个,覆盖法律、公安、文化教育、公共事业、财经、电子信息、土建、农林牧渔、资源开发与测绘、旅游、艺术设计传媒、交通运输等12个专业大类。现有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法律文秘省级示范专业3个,国家教指委、省级精品课程13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58门。法律事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三维动画设计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等3个专业被确定为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文秘专业教学资源库被列为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建设项目,会计电算化、应用写作、现代礼仪等3门课程被列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备选建设项目。法律事务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园林技术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学院建有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96个、校外实训基地145个,职业技能鉴定站(所)3个,鉴定(培训)工种10余个。法律服务中心、文化素养培训中心、园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商科产学研协同发展中心等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职业资格考试与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真实工作与社会服务于一体。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24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38.17%,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8.89%,双师型教师占比74.61%。多位教师分别担任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省政府法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政府法律顾问、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多名教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管优秀专家、省中青年法学家、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等称号和荣誉。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育学生成人”的宗旨,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同步推进“育德”与“增智”,同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技能、健全人格与精神涵养,培养培训了大批政法业务骨干和各类人才。累计培训政法干警7万余人次,轮训执业律师8千余人次,培养大专层次学历生8.4万多人。先后与中国政法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等本科院校联合举办法学专升本、专接本教育,培养本科生4千余人。  学院是河北省法学理论研究阵地,依托学院建立的省法学会民商法学、刑法学和诉讼法学研究会,在省法学界、法律界享有盛誉,在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学院主办的《河北法学》杂志,创刊30多年来,刊发了大量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在法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连续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学院成立了全国首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学院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397篇,出版著作、教材174部,市级以上立项课题702项,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272项。  学院图书馆拥有丰富、系统的馆藏文献资源。2016年馆舍整体改造提升,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办馆条件和阅览环境全面改善。目前馆藏图书102万册,年订购中文期刊851种,外文期刊46种,电子图书存储量68375GB(2463625册),电子专业期刊35414种。  学院在法制建设、疑难案件办理、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和行业企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师资和专业优势,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技术、培训等全方面的智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院法律援助中心常年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基层调解、法制宣传、教育帮扶等多角度公益服务。  七十年绵延不绝之文化脉息,滋润学院风骨之形成。目前,学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服务法治河北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使命,努力打造一所法学特色突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政法类院校,把学院建成我省政法和各项事业合格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浏览人数已经达到3,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400AI工具导航提供的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400AI工具导航实际控制,在2024年11月29日 23:3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400AI工具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北京电大朝阳分校

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北京电大朝阳分校

朝阳社区学院是 1999年9月,经北京市教委批复,在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整合市广播电大朝阳分校和朝阳师范学校的教育资源成立的本市首家社区学院。目前一院四址,设有和平里、和平西街、双龙、机场四个教学区。占地面积52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图书馆建筑面积316平方米,藏书7.7万册。多媒体教室81个,其中计算机房20个,专用教室39个,专业教室22个,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能够充分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敬业精神强,多年从事成人教育工作,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编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4人、专任教师31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9人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员41名。学院以“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为宗旨,以“致学致用 成就成人”为校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形成了“学历教育为基础,非学历教育为重点,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特色,三板块联动整体服务社区教育”的工作格局。学院学历教育以成人为本,教学管理严谨,课程设置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实行弹性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办法,学员在选择学习科目和学习时间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二至六年内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相应考试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本科毕业证书。现开设经济类、艺术类、计算机类、外语类等30多个专业,在籍生约4000人。其中“会计”专业已被市教委评为全市的特色专业。非学历教育培训围绕“服务朝阳发展、惠及百姓民生”,整合资源、拓展项目,为委办局、行业、社会提供各种职业资格、职业认证,岗位能力提升培训服务。每年培训班次近百个,年培训约10万人次。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围绕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师资课程资源中心、居民学习管理中心,突出服务重点人群,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服务模式。社区教育资源服务、骨干志愿者培训、社区老年教育、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区域人群近30万人次,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学校先后获得北京市创建学习型学校先进校、北京奥运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百余项,《社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地区性成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课题获北京市政府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与六区八校共同参与的《“办好百姓身边大学”办学模式实践与创新》课题研究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流动人口培训、社教资源服务港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北京电视台、现代教育报、朝阳报、新浪网、搜狐网等媒体报道几百次。学院正以“建设一流社区学院,实现个人、组织共同发展,提高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为共同愿景,主动探索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之路,为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懈努力。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成立于1958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国江城吉林市,是吉林省仅有的一所化工类高校。学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化工优势突出,产学研合作优势显著,确立了“育人为本,科研为要,人才为重,特色为先”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一面向、三并重、三相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程师的成长摇篮,管理者的培养基地”的办学特色。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为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被誉为“共和国化工人才的摇篮”。  坚持以工为主,培育“大化工”专业集群,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级学科5个。200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015年再次通过认证并获6年有效期;2017年制药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6年有效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全日制在校学生1.65万人,专业设置涵盖理、工、经、管、文、医6个学科门类,开设48个本科专业,5个卓越计划专业、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3个高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形成了硕士、本科和高职多层次办学格局。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在省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强化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培养新时代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实施意见(“1131”方案)》,培养新时代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现有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吉林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转型改革试点专业共1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6个,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实验室开放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学生学科竞赛成绩一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在“中国公办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榜单中排名120位。  坚持特色发展,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5个,省级科研平台16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校大力实施科研提升工程,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等研究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在精细化学品开发、无损检测、流体密封、水污染控制新技术、航空维修等研究方向具有明显优势。学校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1人,吉林省第三批“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1人,吉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拔尖创新人才、教学名师等22人次。1名教师荣获“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  注重开放发展,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积极搭建多口径、宽视野的成长平台。目前已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成功开展多模式合作办学,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同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已招收两届学生。来华留学生教育蓬勃开展。  风起扬帆正当时,逐梦奋进再起航。学校将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不忘初心,笃定前行,为建设“竞争力强、影响力广、具有化工优势和鲜明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工科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