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什么骗术

一、AI是什么骗术

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也会被很多不法份子盯上,衍生出各种诈骗新方式,AI诈骗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争取不被骗子收割,预先了解AI有哪些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想必大家都没少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接通一个看似官方的来电,声音那头会非常自然地跟你打招呼“你好”,停顿之后,如果你客气地回应“哪位”,对面的机器人就会开始跟你寒暄,鼓励你办理业务。更有甚者,AI机器人还会用虚假借口索取金钱或个人信息。

机器人电话,就是AI语音合成技术一种比较广泛的应用。类似这样的AI机器人电话诈骗近年来公安机关已破获多起,然而除了用户主动进行“诈骗号码”标记之外,目前并没有其他能真正有效阻止非法机器人电话的方法。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家英国能源公司CEO接到了来自其母公司的电话,电话里这位自称“首席执行官”一天打了三通要款电话。要求他把资金汇入匈牙利供应商,声称为了稳固两方的合作关系,最终成功骗走了22万欧元。

值得关注的是,来电人的英语带点德国口音,有着和老板说话一样的旋律,跟母公司的老板一模一样,至少从声音来判断是这样,肯定是老板本人了。

这里采用的就是AI语音克隆技术。除了能够利用神经网络对原始音频进行建模和模仿之外,AI还能够分析本人的社交网络,很快掌握个性化的说话方式、与周围人的关系、兴趣爱好等等,从而模仿你与身边的人自然地交流。甚至带有特殊口音或者纯方言的语音合成也是可以做到的。

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前段时间异常火爆的换脸App“ZAO”,可以将一个人的脸换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只要你搜索到了足够多的素材,就能完全“换脸”,人人都能够上手。

直播平台上有人冒充王源绘声绘色地直播,却依然能骗过广大粉丝的一幕,就是变脸+变声两种技术相结合的应用。

骗子不是漫无目的地全面撒网,而是别有用心地锁定特定对象。他们会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从而选出目标对象。

举个栗子:当进行金融诈骗时,经常搜集投资信息的小伙伴会成为他们潜在的目标。

运用AI技术,再加上套路和剧本的演绎,这样的诈骗手段,小伙伴们能hold住吗?

如何有效防范,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这或许需要政策、技术和个人三方面共同发力。

随着AI诈骗愈演愈烈,许多新的技术方法也开始被应用在防范AI诈骗上。比如安全公司赛门铁克,最近就提出了采用区块链技术和IP语音(VoIP)呼叫的方法,来辨别来电者的真实性,从而减少那些模拟来自上级的诈骗电话。

在不明确技术泛滥后果的前提下,合理地释放技术成果也成为一些科技企业的选择。比如OpenAI前段时间推出的性能更高的无监督语言模型GPT-2,就只发布了简化版,不发布数据集、训练代码以及模型权重。

除了技术人员与黑客们斗智斗勇,产业界也开始从规则建设的层面,为滥用AI的行为设立了禁区。

FTC和FCC近年来都加强了对非法机器人电话的监管行动,向八家小型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通讯公司发出通知,敦促他们追捕并关闭可疑的欺诈电话来源。

美国安全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报告中,也明确将人工智能伪造技术列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点技术。

中国也开始通过政策管理和技术限制等途径进行布局,来应对人工智能的潜在安全风险。

保护个人信息。为防止骗子将个人信息进行AI技术处理,从而进行诈骗,小伙伴们要谨防各种信息泄露,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社交软件上,尽量避免过多地暴露自己的信息。

身份验证。涉及到转账交易等行为,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可以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即便对方运用AI技术行骗,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确认身份。建议大家最好向对方的银行账户转账,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转账。一方面有利于核实对方身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跟进转账信息。

相互提示,共同防范。多多提醒、告诫身边的亲人、朋友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高科技诈骗的能力,共同预防受骗,尤其是家中老人。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一定要警惕三分哦!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