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迭变:推南瓜科学,瞄准素质教育

一、猿辅导迭变:推南瓜科学,瞄准素质教育

“人为什么没有翅膀?”“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当小朋友开启好奇心的无尽模式,他们的每一次发问,对父母来说可能如同灵魂拷问。

“不回答吧,害怕浇灭了孩子的求知欲;回答的话,一是没有那么好解释,还会有无数连带问题出现,我们家长又不是百科全书。”林楠的孩子3岁半,她经常被宝宝的问题弄得头大。起初林楠会端起一副高学历“慈母”的架势,认真思考后准备一套说辞,耐心给孩子答疑解惑;后来工作忙碌,面对许多无从下手的问题,林楠与丈夫只能随便编造一个理由,给孩子糊弄过去。

这些父母们不知道的是,从2019年底开始,有个小团队,专注收集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有一个Excel表,只要孩子问出什么,我们都会往里填。平时我们听到什么问题,也都会随时往里面填。”南瓜科学负责人马斌最开始只有一个朴素的念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当马斌向猿辅导管理层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展示了小范围测试结果后,项目很顺利获得通过。从2019年底开始,马斌的团队靠着纯人工模式,前期积累下大概几十万个问题。半年后,“南瓜科学”上线,低调试运营。

这个素质教育产品之于猿辅导内部,原本只是不经意间撒下的一颗“南瓜籽”。谁也没想到,在近期学科类教育机构集体面临转型之时,南瓜科学有可能成为猿辅导多元化的一个抓手。

7月28日,在“双减”政策发布4天后,头部在线教育机构猿辅导以一场低调的产品发布会,对外展示加码布局素质教育的第一个动作。

会上的主角——南瓜科学,据介绍是国内首个AI互动内容+动手探究的STEAM科学教育产品。STEAM理念源自美国,是指由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共同构成的综合教育模式。

STEAM讲求回归教育的本质。比如在一二线城市家庭中,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科技馆,希望能够唤醒孩子的好奇心。据一项调研表明,2-6岁的孩子平均每天会提出100多个问题。而一个孩子的成材,离不开思维、见识、实践等方方面面的锻炼。

一份常被提及的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在全球21个国家儿童中,中国儿童虽然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但想象力和创造力排名却不甚理想。“对于孩子来说,有一颗什么都想知道的心是最重要的。越早进行科学启蒙,就能越早让孩子掌握如何学习的技能。”一位教育行业人士告诉AI财经社。

林楠也自知敷衍孩子的做法不妥,但家里老人知识储备不够,自己又没有时间,孩子的科学启蒙成为难题。为了让孩子拓展发散思维,保持好奇心,她一直在寻找能够同步伴随孩子成长的科学辅导老师。报名南瓜科学体验活动,便是众多尝试之一。

打开教材包,林楠看到的不仅是试管、量杯、蜂蜜等实验器具,实验服,还有故事绘本。比如学到“毛细现象”时,孩子可以先读绘本,几滴西瓜汁慢慢染红了半件衣服,然后打开视频是老师演示和讲解,之后孩子可以动手完成3个互动实验,加深对这个科学现象的理解。

“科学知识太庞杂了,其实科学的本质就是满足好奇心,如果聚焦在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的维度上,很多需求是没有得到满足的。”马斌解释,南瓜科学选择绘本故事、AI视频互动和线下实验的结合方式,主要是考虑到低龄儿童的特质,寓教于乐。

其实最开始,团队就想提供一个科学教育的“盒子”;到第二个阶段,发现“盒子”还不够,需要搭配“内容”,但市面上已有的科学教育内容比较零碎,不成系统,也没有按年龄分级,那就自己打磨绘本;到第三个阶段,考虑到猿辅导既然在“斑马”品牌中沉淀了AI能力,不如借用,于是南瓜科学又有了AI视频教学。

政策导向也适逢其时。当下科技创新成为时代前行的主要推动力,在供给侧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科普资源,培养有科学素养的未来创新型人才,成为学校与众多社会教育机构的重任之一。

不过AI财经社发现,南瓜科学虽然孵化于猿辅导内部,但从一开始就是独立App的形式,初期并未借力猿辅导或斑马平台,尽管后者旗下也有斑马思维等素质教育产品。一年时间,未经过大规模营销推广,南瓜科学积累了超3万名用户,其中绝大多数还来源于种子用户转介绍。这意味着至少有3万个孩子,从平台上获得过好奇心的释放。

这一数据,给了马斌莫大自信。此前他总被外界追着问:要强化素质教育,家长们是不是更愿意给孩子报音体美之类的课程,科学素养似乎并非刚需,且看不见、摸不着,又该如何衡量有没有效果呢?

通常,这种追问会被马斌开玩笑式地“怼”回去:你问量化效果,这不是又回到学科教育的思维怪圈里去了吗?

素质教育确实有一套不同于K12的逻辑框架。“一个好的素质教育产品不应该看短期效果,应该拉长线,看在一段时间内,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提升与变化。”马斌对AI财经社表示。

提出想法仅仅是第一步,将之付诸于实践则是更为关键的一环。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教育产品由三个维度构成:教研内容、产品体验、用户服务,最核心的部分还是教研内容。

纵观目前国内的STEAM教育市场,尚处于萌芽探索状态。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一半的中国孩子家长没有听说过STEAM教育,在对STEAM有所了解的家长群体中,有20%左右能够真正了解STEAM教育对孩子的价值所在。即使在产品供给侧,从业者对教研内容的认知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比如科学教育产品缺少用户年龄分级。

不等同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原本就有一套知识框架,科学是由不同领域、无数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分级体系其实是最难搞的一个点,我们想打造匹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分级体系。”马斌直言,科学教育分级经验此前几乎是空白,尽管市面上有众多产品,但大多采用一套体系,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从而造成部分年龄段的孩子觉得内容过程简单,另一部分孩子却觉得难度较高。为此,南瓜科学团队根据儿童能力发展特点,制定了一套具备完整的分级进阶体系、融合STEAM教育理念、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教研体系,满足儿童各阶段成长需要。

在产品体验上,南瓜科学主打“屏幕内+屏幕外”的场景化科学研究,通过AI互动和自主研发的科学盒子,营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线上,孩子们可根据自身学习进度,以AI智能语音互动的形式调整科学研究节奏,比如动手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喊停。

为了提升产品体验,马斌他们没有将科学实验配套产品“外包”给硬件公司,而是选择自主研发。相比起其他实验产品10%~20%的自主研发率,南瓜科学的自主研发产品达到90%以上,尽管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

“为了让孩子通过组装、拼接,去尝试理解鸟到底是怎么飞起来的,我们至少废了50个飞鸟模具。最开始自重太轻,鸟飞不起来;那我们就加个马达,结果太重了,也飞不起来。还有一次,模具鸟真的远走高飞,再也没找回来。”南瓜科学团队一名研发人员饶有兴致地讲起研发过程的诸多意外体验。该工作人员记得,“飞鸟”道具零部件,经过30多次的打磨、迭代、测试才进入开模生产。

据AI财经社了解,用户服务环节,素质教育产品也与K12有明显不同。传统的K12课程,教育机构对服务人员的考核重点主要是转化率和续费数据。但科学教育产品的考核标准里,还包括孩子是不是更爱问问题,以及提出了什么新问题,是不是会去自己找答案等维度。正如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领悟到的——教育是唤醒,是开发人的内心,使其拥有认识世界、思考万物的能力。

在猿辅导亟需业务转型之时,南瓜科学顺势走上台前。此前,猿辅导旗下还包括斑马、猿编程等素质教育品牌。

AI财经社获悉,未来猿辅导还将推出一系列素质教育产品,并在积极探索 to B教育领域的产品。种种迹象显示,素质教育已成为猿辅导转轨的第一首选。

现行政策之下,如何快速转型,成为众多头部教育机构当务之急。是选择STEAM教育、职业培训、成人考试、公务员考试、音体美教育,亦或是从to C转为校企合作的to B模式,教育机构们仍无明确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猿辅导、好未来、精锐教育、学大教育等八家教育企业开始有扩赛道的新动作。其中至少有四家企业 7月密集推出全新品牌布局,过半选择入局素质教育赛道。

根据艾媒报告显示,从2020年中国教育行业机构类型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教育行业机构中K12占比最多,为25.8%,其次素质教育占比23.3%,语言培训占比为20.5%,早幼教占比5.4%,职业教育占比7.8%,教育信息化占比0.8%。从数据中不难发现,素质教育拥有更加良好的市场基础。

与此同时,国家也持续不断地推出相关政策,引导和推动STEAM教育的发展。就在上个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强调“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教育部发布“坚持‘五育’并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1—2项艺术特长”等文件,不难发现几乎均与素质教育有关,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渗透义务教育阶段。

素质教育培养成为时代大方向,但当问到未来南瓜科学的发展节奏时,马斌却强调要慢。“说实话,我觉得科学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慢的行业,当我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慢的准备。”比如一个硬件,从研发到生产至少要半年。看似南瓜科学的形态很容易会被跟风模仿,但其每个硬件外观设计都拥有专利以及知识产权。

南瓜科学上线后不久,市面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类似产品,马斌称自己也注意到这一点,“至少在这个时代,所谓壁垒大多很容易逾越,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每一个模块都做好,没有什么70分、80分,只能做到90分以上。这样才能一直走在别人的前面,一直把最新的技术服务提供给用户。”

求慢的南瓜科学,与曾经快速崛起的在线教育行业形成强烈反差。当素质教育不再沿袭K12的逻辑,南瓜科学还能像斑马一般拔得头筹吗?这需要市场和家长给到答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